
|
5月19日,在沈阳药大社区的广场上,67岁的李阿姨举着手机,在电力工作人员指导下成功查到了自家实时用电量。“原来电表比老式钟表还准!”她笑着对邻居说。这个场景,正是国网辽宁电力推进电能计量现代化的生动缩影。十年来,辽宁完成从机械电表到智能电表的跨越式发展,全省2800万只电表装上“智慧大脑”,构建起保障用电公平的“数字防线”。
社区课堂:
破除谣言见真章
“电表会不会偷偷多跑数?”这样的疑问曾困扰不少居民。今年3月起,国网辽宁各供电公司计量中心开展“透明计量进社区”行动,工作人员带着检测设备走进全省860个社区。在沈阳药大社区,技术人员当场演示电表检测:连接标准仪器后,居民家的用电数据实时比对,误差值始终保持在0.2%的国家标准范围内。
“就像用公平秤复称商品。”国网辽宁营销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解释道。活动现场,漫画手册《电表成长记》用“一度电的旅程”故事,揭示智能电表如何通过“出厂检测-到货检定-远程监控”三重把关。工作人员还教授省电技巧:“空调调高1度,每月能省5%电费”“冰箱定期除霜可降耗10%”,这些实用知识让居民直呼“赚到了”。
智慧革命:
机器人当上“电表医生”
走进国网辽宁营销服务中心,机械臂正以每秒3只的速度为电表“体检”。这条自动化流水线,实现了从拆箱到铅封的全流程无人化作业。“每只表要经过7道检测关卡,误差超过国家标准就会被淘汰。”技术人员指着激光检测仪介绍。
这场变革始于2015年。当时辽宁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智能计量体系,将分散在14个地市的检测资源整合升级。如今,国网辽宁营销服务中心年检定能力达500万只,检定效率较人工时代提升十倍以上。所有数据实时上传至“计量云平台”,形成终身可追溯的电子档案。
智能电表的革新远不止于计量。在鞍山供电公司运维工的手机中,显示着辖区范围内电表数据的波动情况,实时监测着设备运行状况。2023年冬季,系统通过监测海城地区电表数据波动,辨识出变压器过载风险,避免了一场涉及3万户的停电事故。
民生守护:
停电抢修进入“读秒时代”
目前“电力急诊系统”已覆盖全省。依托采集2.0系统,2800万只电表每15分钟上传一次数据,形成动态“健康图谱”。2024年,系统主动发现设备隐患1.7万起,使故障平均时长降低28%,抢修平均时长压降25.7分钟,有效提升供电服务质量。
在重要民生保障领域,智能电表更化身“电力哨兵”。春耕期间,为缩短报修时间,系统通过监测农耕用电数据变化,及时掌握民生用户用电情况,抢修人员主动进行停电抢修,停电抢修进入“读秒时代”,全力为全省农业生产提供电力保障。
沈报全媒体记者:张晓宁
编辑:赫明
责任编辑:王远
◎ | 【民生新图景 振兴正当时】构建保障用电公平的“数字防线” 辽宁省2800万只电表装上“智慧大脑” | 2025-05-22 09:00:00 |
◎ | 打造“会呼吸的智能系统”,守护生态环境,过滤技术迎新突破 | 2025-05-22 07:06:00 |
◎ | AI智能体时代,看IBM如何助企业重塑竞争优势! | 2025-05-21 11:03:00 |
◎ | 全省“520”结婚登记量创新高 近1.82万对新人领证 | 2025-05-20 18:19:00 |
◎ | 国家级试点项目名单公布,宁波入选数量全省第一 | 2025-05-20 11:2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