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亲网 手机版
中国 亿元 美国 企业 万元 文化 公司 游客 项目 产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网最爱发钱的河南老板崔培军:近七成利润分给员工,去年发了1.7亿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1 10:32:00    

起重机械制造业“大佬”崔培军又因为发钱上热搜了。

8月21日,崔培军的企业,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矿山”)来了319名准大学生,领走百万元现金。

不仅坚持22年资助学生,河南矿山对自家员工更是关怀备至,网上到处是崔培军给员工逢年过节发现金的物料,因此他被网友称为“全网最爱发钱的老板”。身价上亿的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兼济天下” 的企业家担当。

这位民营企业家发钱背后有着怎样独特的管理理念和情怀?

在接受大象新闻《面孔》栏目专访时,今年60岁的崔培军说话中气十足:“我觉得老板就像家长一样,你的孩子需要钱,你给不给?”“老板对员工的关爱上不去,不以员工为核心,谈什么高质量发展都是假的。”

“不想让家乡的孩子因为没钱而辍学”

之所以捐资助学,崔培军讲了个故事。

2003年,有一个小姑娘来河南矿山找工作,崔培军问她是哪毕业的,对方回答是高中毕业。崔培军接着问为何不上大学,小姑娘拿出了录取通知书,称考上了郑州大学,但因为家贫,无奈放弃。

崔培军立即决定资助这个小姑娘,每年给她5000元,4年共2万元,直至她大学毕业。“我深深体会过因贫穷上不起学的痛苦,所以不想让家乡的孩子因为没钱而辍学。”

2004年,这件事在周边村庄传开,很多贫困准大学生找上门来。崔培军安排人员去家访,资助了25名学生,每人5000元。还成立了“河南矿山贫困大学生助学基金会”,专门资助新乡长垣的贫困学生及其员工子女,每年的投入从20万增加到上百万,至今已资助4800多人,发放助学金超3500万元。

对于受助学生,崔培军从不求回报。“走到大街上不认识我也没关系”,他表示,遇到困难还可以写信给他,“你们学什么专业,就去什么领域发光发热,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这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到后来,崔培军助学有个原则:亲手把现金发给学生,只资助第一年,既解决“第一口奶”,也防止“心理依赖”,真正把捐资助学转化成激励。“上大学后,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但如果有特殊情况,没办法勤工俭学,我们还会继续资助。”

崔培军和受资助者合影

“老板就像家长一样”

社交媒体上,关于崔培军给员工发钱、组织员工父母免费旅游等消息频频登上热搜,他也成了不少打工人渴求的好老板。

邀请员工家属参加中秋聚会

“从刚办厂开始,我们就发过车、房子等奖励员工,后来大家对这些东西没了需求,就发钱。”崔培军说。

在河南矿山厂区内,发钱从来不是偶尔的噱头,而是常规操作。

员工现场数奖金


每年腊月二十六的年会有“数钱比赛”,千万现金堆在几十米的长桌上,员工在规定时间内数钱,数多少拿走多少;崔培军出差回来到厂区转转,会临时起意,组织车间员工,每人发几百块钱;妇女节给2000多名女员工每人发800元;收小麦时给员工发1000元收割机补贴;每年组织员工父母免费旅游……

员工现场数奖金

一位不愿具名的员工向大象新闻回忆道,有一年中秋节,员工刚领完福利放假,崔培军巡厂时发现还有20多人在加班,当场把主管“批评”了一顿。然后,他当场给每人发1000元,叮嘱员工赶紧回去陪家人。

年会发钱

对于“爱发钱老板”这一标签,崔培军则表示,并不是自己爱花钱,而是看到员工工作辛苦,能补贴一点是一点。“员工们上有老下有小,年轻人要还车贷房贷,我觉得老板就像家长一样,你的孩子需要钱,你给不给?”

“使用机器人是为了让员工更舒服地挣钱”

在这个追求速度与流量的时代,崔培军和他的河南矿山,坚守着制造业的本质,也坚守着对“人”的尊重。

企业转型,也是围绕员工展开。

十年前,在外地考察时了解到自动化项目后,崔培军意识到传统生产模式的局限。“当时员工每天要搬40多公斤重的车轮,女员工也不例外,长期下来容易落下腰椎、脊椎等职业病。”于是,他决定引进焊接机器人。

“我们使用焊接机器人,是为了把高强度、高危险、重体力的活交给机器,让员工轻松点挣钱。”崔培军强调,公司不会因为引入机器人而裁员,反而会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学习操作机器人,希望员工能舒舒服服地工作,既减轻劳动强度,又能多拿工资。

在生产一线

如今,车间里,高难度焊接等工作由机器人完成,员工负责把控焊接质量、视角等。“再先进的机器人,也只是服务人的工具,而且目前我们这个行业还做不到车间无人化。”

劳动强度降了,收入并没有减少,不少员工扣除五险一金后,月薪能拿到七八千元。

崔培军说自己没想过要做多大的企业,也没想过要当多大的老板,他希望,河南矿山能一直做下去,让员工安心上班,靠着这份工作过上好日子。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14岁因家里穷辍学,借35块钱外出闯荡,靠自己学技能、谋生计,把 “独善其身” 的自强刻进骨子里;实现“财富自由”后,返乡创办企业,尽自己所能搞公益事业,将“兼济天下”落到实处。

崔培军年轻时

这位身家上亿的“网红老板”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时感慨万千,“我只要认定的事,就会坚持到底。”

崔培军提倡孝为先

“不跨界”是崔培军一直坚持的事情。

河南矿山自创立以来便专注于起重机领域,虽在上下游产业链上有所延伸,但始终坚守起重机业务的本源。即使是在房地产、金融等行业诱惑不断的年代,崔培军也始终坚守起重机制造这一主业,从未动摇。

“人一辈子很短暂,掐头去尾,做事的时间也就三四十年,能把一件事做好就不错了。”崔培军说,虽然起重机科技含量不高,但做好也是很不容易的,不分散精力,才能把主业做精做透。

而他坚持的另外一件事,就是“现金为王”。“我们企业没贷款、没融资、没拖欠,量力而行,保证企业健康发展、财务良好、员工收入高,这就足够了。”

崔培军介绍,2024年公司产值103亿元,利润2.6亿元,给员工发了1.7亿元,剩下的要作为企业发展的储备金,“今年预计会增长,相信到腊月二十六的年会,我们公司的员工幸福指数在行业内还是第一。”

来源:大象新闻、大河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