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休渔期刚过,汕头南澳县的渔民们再次扬帆出海。作为粤东地区唯一的海岛县,渔业经济始终是支撑南澳县域发展的支柱产业。如何让法治力量成为这片“蓝色牧场”的坚实后盾?
记者了解到,南澳县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职能定位,以强化法治供给为主线,从精准普法、纠纷化解、执法监督、法律援助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为海洋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法治根基。
“渔香渔色”普法,让法律知识“上船入户”
针对南澳岛渔民群体庞大、海上劳作时接触法律知识较少的特点,南澳县司法局创新推出“渔香渔色”精准普法项目。该项目紧扣渔民生产生活实际,多维度推进普法落地。
驻村法律顾问定期开讲,详解安全生产、伏季休渔法规,明确村组织和渔民在渔业生产中的角色与权责;制作通俗易懂的电子宣传材料,通过村民群、朋友圈直达渔民“指尖”。
线下活动更“接地气”。今年,南澳县司法局还在云澳影剧院及南台、荖园村委会等地开展3场线下专题宣传活动,现场发放手册、邀请律师坐诊答疑,以面对面交流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渔民法律知晓度。
不仅要服务渔民,更要服务大局。作为县委、县政府法律顾问,南澳县司法局深度参与有关涉海开发、涉海旅游、涉渔船舶管理等文件审查。面对丰富的海洋资源与复杂的治理挑战,他们严查法律依据、预警风险、规范程序,为重大涉海涉渔决策提供关键法律支撑。
同时,南澳县司法局也为各县直单位、镇政府(管委)发来的多宗涉海涉渔相关项目征求意见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法律意见建议,成为涉海涉渔发展的“法律安全阀”。
矛盾化解“最优解”,定分止争促和谐
渔业生产涵盖养殖、捕捞、交易、管理等多个环节,矛盾纠纷易发多发。
南澳县司法局将涉渔行政复议与调解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的重要抓手,在涉海涉渔复议案件审理中持续转变办案理念,注重裁判与实质性化解的融合统一,坚持包容审慎原则,激发行政复议与柔性执法的活力。
同时,南澳县司法局秉持“调解优先、应调尽调”的工作思路,围绕当事人的争议焦点与真实诉求开展释法说理,搭建沟通平台,聚焦实际问题的解决,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实质性化解争议的最优方式。
近年来,在受理的涉渔行政复议申请中,已有2宗通过与县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海洋综合执法大队等执法管理部门联动,畅通各方沟通渠道、探寻行政纠纷化解途径,最终促成申请人自愿撤回行政复议申请。
规范的执法环境是渔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南澳县司法局切实履行行政执法监督职能,结合专项整治部署,成立专班,开展执法案卷评查、现场监督执法活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等,对渔船检验、捕捞许可、伏季休渔监管等进行监督,及时纠正执法不规范等问题。
此外,南澳县司法局强化涉海涉渔执法证管理,严格落实资格审查;组织专题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素养;以案释法,强化案例、文书规范等方面的指导,切实推动形成“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氛围,让渔民在公平环境中安心生产。
“本地渔民群体普遍文化程度比较低,面临海上生产风险高、维权能力弱”,是不少南澳渔民的痛点。如何延伸法律援助触角,守护渔民权益?
南澳县法律援助中心在后宅、云澳、深澳三镇分别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渔村配联络员,就近提供咨询和援助申请。县法援中心窗口有值班律师坐班,符合条件的案件指派律师全程代理,更推行法律援助申请“告知承诺制”,不定期进渔村开展“法援惠民生”志愿活动,普法咨询到家门,让渔民少跑腿。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渔业经济行稳致远的保障。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南澳县司法局将继续以“法治护航”为己任,通过精准化、多元化、常态化的法治供给,为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扫清障碍、增添动力。
南方+记者 蔡沚彦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蔡沚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 | 法治护航“渔”满仓!南澳县司法局织密海岛渔业法治保障网 | 2025-08-20 09:15:00 |
◎ | 深圳2名游客台风天爬山被困,解救后每人被罚5000元! | 2025-08-18 21:39:00 |
◎ | 全国人大代表李广丽:以“云”为桥推进跨域协作 | 2025-07-19 11:16:00 |
◎ | 武汉司法行政好故事② | 2025-06-25 11:15:00 |
◎ | “蒲公英”—— “益”行九年维护“她权益” | 2025-06-25 00:4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