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了2025年第二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名单,惠科股份、易思维、振石新材料等12家企业接受检查。至此,今年已有14家IPO公司被列入检查名单,远超去年全年数量。这一现象表明,监管层通过现场检查将风险前置化解,正是对投资者负责、对市场长远负责。
近年来,IPO现场检查的威慑效应日益显现,但同时也暴露出部分企业“带病申报”的问题。数据显示,2023年被抽查的17家企业中,有12家主动撤回IPO申请。2024年被抽中的4家企业中,也有两家撤单。
企业之所以选择在检查面前“知难而退”,往往是因为自身存在信息披露不规范、财务数据存疑等问题,试图通过撤回申请逃避监管。这种“一查就撤”的操作,不仅扰乱了正常的IPO审核秩序,还可能让存在问题的企业有机会换个“马甲”再次尝试,损害资本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为根治“带病闯关”问题,证监会近年来不断完善监管机制。2024年修订的《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强调“申报即担责”,规定在检查过程中对撤回上市申请的企业“一查到底”,撤回上市申请不影响检查工作实施,也不影响依法依规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并增加了不提前告知直接开展检查的机制。
对拟上市企业而言,监管趋严短期可能增加合规成本,但长期看却是“去伪存真”的洗礼。优质企业无须担忧检查,反而能通过规范运作获得更高估值溢价;问题企业则需在上市前彻底整改,避免带病上市后引发更大的信用危机。这种双向筛选机制,将推动资本市场形成“优质优价”的良性生态。
严格把关IPO质量,就是保护资本市场的“水源清洁”。上市公司作为市场基石,其质量直接决定资源配置效率与投资者信心。若让财务造假、业绩注水、内控失效的企业混入市场,不仅扭曲价格信号,更可能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唯有让“带病闯关”者无处遁形,才能为优质企业腾出发展空间。当上市审核真正成为价值发现的“试金石”,中国资本市场将在全球竞争中展现更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苏桐)
编辑:宋光耀
◎ | 川渝高竹新区:初步形成为重庆汽车制造配套的现代产业集群 | 2025-07-14 12:17:00 |
◎ | 风口财评|让“带病闯关”IPO者无处遁形 | 2025-07-14 08:27:00 |
◎ | 苏州再添科创“强引擎”,两大百亿级基金正式发布! | 2025-07-11 19:33:00 |
◎ | 全省首创!三明建立道路交通事故工伤认定协作新机制 | 2025-07-10 07:35:00 |
◎ | 关税又有异动?关注现金流投资价值!现金流ETF(159399)午后翻红,连续2日资金净流入 | 2025-07-08 14:5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