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亲网 手机版
中国 亿元 美国 企业 万元 文化 公司 项目 游客 产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正义必胜!人民大会堂这场晚会上的珍贵影像来自这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5 00:02:00    

“莫欺我中华无肝胆,母亲膝下百万兵”!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刘老庄连”全员补齐的动人场景引发热议。

晚会中还有不少类似的场景,而这场晚会的一大亮点就是将虚拟舞台背景与历史真实影像相结合。演出背景中呈现的一段段珍贵历史影像,吸引了众人目光,也把大家带回到当时的烽火岁月中。

01

舞台上珍贵的黑白影像

歌曲《延安颂》《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中,现场舞台上,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等院校汇聚青年人才,而背景中就有非常丰富的历史影像。以此为载体,现场和影像相融合,真实记录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比如打篮球、纺织、印刷等场景。舞台背景上,还出现了“延安电影团”的字样。

歌曲《红河谷》中,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又称延安电影团)成员吴印咸当年现场拍下的白求恩大夫手术场景呈现在观众面前,与现场演职人员的表演相结合,呈现出更好的舞台效果。

这些历经战火保存下来的珍贵影像资料,到底出自哪里?其实,很多都源自“红色影像的开拓者”——延安电影团,也正是这些画面将观众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全民抗战的年代。

02

是他们 在记录烽火岁月

晚会上,歌曲《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的演出背景中有一个黑白画面。

画面上的人正是延安电影团的成员,也正是他们记录了烽火岁月。

△1939年,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摄影队在晋察冀敌后根据地留影(左二为吴印咸、左四为徐肖冰、左七为袁牧之)

“哪里战火最激烈,哪里就有延安电影团成员的身影。”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正是对延安电影团最真实的写照。

1938年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直属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的前身——延安电影团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第一个新闻电影机构。

延安电影团的很多拍摄都与战火相伴。

抗日战争时期,摄影师吴印咸随延安电影团一起到晋察冀抗日前线采访,正好赶上白求恩在涞源县孙家庄小庙为伤员做手术。

吴印咸曾回忆道:“小庙距离战场约五里,战场传来的枪炮声不断,白大夫全神贯注为伤员动手术。”

当白求恩弯着腰,聚精会神地在为一个腹部受了重伤的战士做缝合手术时,吴印咸举起相机,利用微弱光线的照射,将这一幕记录下来:古老的小庙,简陋的手术台,弯着腰给伤员做手术的白求恩表情严肃认真……无需文字解说,这张照片就将战场的紧张氛围与时代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白求恩大夫在晋察冀战场附近小庙做手术

不仅与炮火相伴,延安电影团还面临设备匮乏等困境。

延安电影团成员周从初说:“制作《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这部纪录片的困难很多,冲洗胶片的暗室是在山崖下的石洞里,洗片用的水要从深井里一担一担挑来,每天挑30多担水。影片是用正片拍的,冲洗的时候为了节省药水,一盆药水要洗到实在不能用了才倒掉。”

△周从初在日光下印片

△延安电影团成员在冲洗16毫米电影胶片

然而,在艰苦的环境中,电影团成员们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延安电影团摄影训练班学员郝玉生回忆在战场上拍摄的那段时光,“我兴奋地前前后后地拍摄敌人逃跑时遗留下来的狼狈相和我们战士追击的英勇姿态。不一会儿,一队接着一队数不清的俘虏被押下来了,一个战士大声喊着对我说:‘拍电影的同志给我们照一张。你看,我们抓得不算少吧!’我开动了机器,从取景框里看见他们兴奋、愉快、胜利的脸从镜头前面走过去。胜利了!今天是战士们最愉快的一天,也是我们工作最顺利的一天。”

在硝烟弥漫的抗战岁月中,这群勇敢的电影工作者用镜头作枪,以胶片为弹,在战火最前线记录下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史诗。

03

延安电影团的精神延续

1953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赓续延安电影团光荣传统和神圣使命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成立。

2019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简称“中央新影集团”)正式划归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作为“纪录电影国家队”,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陆续推出有新意、有分量、有影响力、叫好又叫座的纪录电影和电视纪录片,记录、积累和保存了时长近240万分钟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

今年2月,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拍摄的纪录电影《您的声音》上映,收获广泛好评。

今年8月,首部全景式展现中国人民14年抗战艰辛历程的纪录电影《山河为证》举行全球首映式。这部电影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制作,收获观众广泛认可。

一代一代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前赴后继,用心用情记录国家发展的铿锵步履,也记录了对祖国人民的深厚情感。

总监制丨闫帅南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兴栋

撰稿丨战星岑

编辑丨高少卓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汤嘉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