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亲网 手机版
中国 美国 亿元 企业 文化 游客 项目 万元 公司 政策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地球自转又加速了!今天将是今年“第二短”的一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13:45:00    

早前,有专业期刊发表文章称,地球自转速度正在加快,并预计2025年7月9日、7月22日和8月5日这三天,每天的长度都将比标准的24小时短1.51毫秒左右。

根据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服务机构(IERS)的数据,7月9日的时长确实比标准的24小时短了1.59毫秒,成为自2025年“最短的一天”。

7月22日(今天),地球自转速度又将加快,预计可能会提前1.34毫秒完成自转。这意味着,今天将是今年“第二短”的一天。

“最短纪录”目前是自转周期比24小时快1.66毫秒

通常,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约为86,400秒,也就是标准的24小时。但地球自转速度并非一直固定不变。很久以前,地球的一天比我们现在习惯的24小时短得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月球潮汐带来的作用下,地球自转得越来越慢,一天也变得越来越长。

自20世纪原子钟发明以来,人们终于能够精准测量地球自转速度的微小变化。截至2020年,原子钟记录到最短的一天比24小时少1.05毫秒。而在2020年以后,每一年最短的一天都打破了此前的纪录。根据挪威时间和日期网站的资料,日前,2024年7月5日是有历史记录以来时长最短的一天,那天地球以比平常快1.66毫秒的时间完成自转一周。

到2025年,科学家曾预测7月9日、7月22日以及8月5日可能是一年中最短的几天。最新数据显示,7月9日已成为2025年迄今最短的一天,比24小时短1.59毫秒;而7月22日(今天),可能会提前1.34毫秒完成自转一周,成为今年第二短的一天;预计紧随其后的8月5日,又将比正常周期缩短1.25毫秒。

人类时间可能会首次“删去一秒”

国际地球自转与参考系统服务组织(IERS)观测并公布了这一结果。他们指出,这三天正是月球距离赤道最远的位置,对地球的自转速率产生了可测量的影响。

地球自转速度的长期变化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包括地核、海洋和大气层的复杂运动。很难准确地说,究竟是哪一个原因导致了现在的结果。但有迹象表明,这种加速趋势正在减缓。

因此有科学家预言,地球自转速度可能很快会再次减缓。如果这个预测正确,那么这次突然加速的现象可能只是地球自转速度减慢这个长期趋势中一个“暂时异常”的现象。

美国加州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地球物理学家Duncan Agnew便指出:“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状况。虽然不会带来灾难性后果,但确实是一种值得关注的异常现象。”若这种趋势持续发展,全球的官方计时系统可能面临历史性的调整:引入人类史上第一次“负闰秒”。

在以往的闰秒机制中,我们会在某些年份“加上一秒”,以调整地球时与原子钟之间的误差。但如果自转持续加快,就需要反其道而行,从世界协调时间(UTC)中“减去一秒”。

有研究指出,这项调整最快可能在2029年实施。一旦执行,全球的导航、通信、金融、科研等系统都将面临技术上的同步挑战。

虽然我们可能感受不到1.5毫秒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却可能给我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地球运行中出现这样微妙却真实的“异常”现象,似乎在提醒我们:即使在高度科技化的时代,大自然本身仍保有不可预测的一面。

(羊城晚报·羊城派 综合报道)

相关文章